孟姜情泪成涌泉 |
|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2/4/14 热 荐 ★★★ |
|
|
——山东涌泉孟姜女故居纪念馆巡礼 周雁翔
走近涌泉,走近劈山,走近齐长城,那个千年的呼唤就在耳旁轻轻的回荡,犹如天籁之音弥漫在飘渺空灵的天地之间,如歌如诉,久久不息、、、、、、 望着劈山之阳那如长龙起伏蜿蜒盘旋的古齐长城,顿时,一幅鲜活的历史画卷展现在眼前:旌旗猎猎,鼓角长鸣,一个个手持长矛的武士严阵以待在烽火台升腾的一股股浓烟之中、、、、、、 望着劈山齐长城下的姜女台和劈山顶齐长城的坍塌断裂的缺口,瞬间,把一个遥远的传奇故事又复原展现在了眼前:一个弱不禁风年轻女子,为寻夫历经磨难,颠沛流离来到劈山齐长城下,惊闻夫亡葬身于城下,悲痛欲绝,泪如涌泉,呼天唤地,哀声不绝,其声如剑,撕心裂肺,震惊三界;其情如电,天地动容。霎时,电闪雷鸣,天河倾泻,天塌地陷,山裂城崩。风雨过后,姜女台不见了痛哭的女子,只见劈山顶上出现了一道绚丽的彩虹。后人说:“那就是孟姜女的化身”。由此孟姜女的故事从这里传开,并岁岁演绎的走向了世界、、、、、、 齐风韶韵绕劈山,孟姜情泪成涌泉。二千多年过去了,劈山依然,齐长城依然,断城依然,姜女台依然。岁月的流水冲淡了许多,历史的烟尘埋没了许多,然而,孟姜女这个千古的传奇,这段凄美的故事,却在这里凝结不散,环绕着劈山回荡,伴随着涌泉呜咽。谁想,这民间的口碑相传,竟打破了疆域和语言的障碍,穿越了历史的时空,在二千年后的今天,依然鲜活在现代人的生活里,真乃奇也!神也! 今日漫步在涌泉的孟姜女大道,同行者里不乏游山玩水的游客,而更多的是来寻找孟姜女及其故事源泉的探奇寻幽者。昔日崎岖的孟姜女古道,已是越走越宽阔,人来车往如穿梭,今非昔比了。特别是这里恢复了孟姜女故居,建立了孟姜女故居纪念馆后,姜女庙的香火更旺,更红火,来拜谒孟姜女和参观孟姜女故居纪念馆的游人与日俱增、络绎不绝。又有谁曾想到,从这千年封闭的深山老峪里走出了世界的东方女神? 沿孟姜溪,穿响泉飞瀑,过孟姜老井,峰回路转,柳暗花明,一个三谷会合的山间盆地犹如一把五颜六色的折扇展开,仿佛是聊斋中狐仙鬼妹惯用的仙术魔法,在绿树红花的婆娑摇曳中,一座古朴典雅、别具一格的宅院突现眼前。抚摸古树老藤,依小桥凭栏,听泉水淙淙、百鸟啼鸣,仿佛步入了天赐的一幅自然古画中,懵然间,又被一同抖落在人间的仙境,习习清风中花香扑鼻,如梦如幻中惬意无比。走石路,下石阶,过石桥,迎面是一栋石墙石屋茅草盖顶的北方传统的山石结构的四合院,石之风格,石之韵律、石之情怀、石之景象,无不令人遐想、耐人寻味,大有身临梦中的香格里拉与桃花源的意境和感受。 一棵高大的古杏,枝叶参天的立于孟姜女故居门前,在阵阵山风的吹奏下,合唱着一支有情人方能听懂的迎宾曲。树下一块如同坐佛的巨石特别引人注目,据说,这就是当年姜女昏卧的“佛缘石”,后人称“孟姜石”。宣立孟姜女故居门前,遥想二千年前,姜女千里迢迢如何来到劈山脚下,荒山野岭兵荒马乱,没有阻挡一个弱女子寻夫的意志,是情的牵挂,是爱的力量,坚定了她不畏艰险,不畏强暴千里寻夫的决心。正因为如此,才留下了这千古佳话和戏剧性的孟姜奇缘,才有了今天孟姜女故居纪念馆展现在世人的面前。 在孟姜女故居石结构的门楣上,茅草掩映着一块古色古香的横匾,五个鎏金大字:“孟姜女故居”特别醒目。这苍劲、流畅的墨宝,系出自当代著名书法大家、原泰山文物局局长黄挺惠先生之手,字里行间洋溢着黄老对孟姜女故事的关注与珍爱,更渗透着他老人家对国家文物事业和文化遗产的深深眷恋和不了情。 入院门,迎面立一石,在几株苍翠的竹子点缀下,其形状如同躬身拱手迎宾的主人在恭候着您的到来,让您时时处处感悟到山里人的朴实与热情。穿过石圈门,一个宁静宽阔朴实的院落,被几棵历尽沧桑的古树合环笼盖着,给人几分古朴、几分神秘。院内十字形的石板路,连接着四合院内东、西、南、北屋的房门,座北朝南的是院内的正房主屋,门上有一扁,扁上有三个墨绿色的大字:“孟姜宅”,墨宝同是出自黄老之手,又给人几分深沉、几分凝重。无需问,这就是孟姜女曾经住过的房子了。三间茅草石屋,古树枝结构的门窗,门前两棵粗壮的大石榴树左右守护,在门窗左右的石墙上自然地挂着几串老山玉米、红辣椒、红高粱穗与金黄色的谷穗和几张獾皮与兔皮,这些无不尽显着浓厚的原始山野生态气息和历史沧桑中一段生活久远的凝固。 推开柴门,步入孟姜宅,迎面是一幅孟姜女的肖像,画像采用了工笔画的技法,线条流畅,清晰逼真,栩栩如生,惟妙惟肖,虽然她眼神里充满了哀怨,却丝毫掩盖不了孟姜女那眉清目秀丽质天生的仙姿。素衣简装的孟姜女,身披遮风挡雨的斗篷,手臂紧垮包袱里的寒衣,瑟瑟秋风舞动着她风尘仆仆的发丝、衣带、斗篷,孟姜女坚毅的目光始终望着前方。画面的下半部分,孟姜女抖动的衣裙中,虚幻着缕缕白云、道道长城、自由飞翔的天禽与对对追寻春天的雁阵。作者以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创作手法,将孟姜女传说故事和孟姜女这个传说中的人物,界定于远与近之间、实与虚之间、形与意之间、人与神之间,给人留下了无限想象的空间和耐人寻味的余地。这幅出自青年画家小杰之手的孟姜女画像,其实也完全可称作:“长城魂”。画像两侧是当代著名书法家王法颜书写的楹联,上联是:“万里漂泊归根叶落”下联是:“千年传诵东方女神”。苍劲有力的联语,道出了一个千年的真谛和无数人的意愿。千百年来万里长城万里哭哭无定居,万里长城万里魂魂漂万里,不管怎么说,孟姜女神总算叶落归根终有家了。画像与楹联下面是山石和黄泥垒砌的土坑台,炕台上蒲一张旧的不能再旧的破草席,席上安放一石板桌,桌上摆着几个小陶罐和一盏陶油灯,两边是供人席地而坐的草甸子,东西两间各有土火坑,炕上陈列着一架旧纺车和用树条编制的用具。在黄泥漫的土墙上,挂着兽皮、树根、谷穗、高粱穗和葫芦等,在黄泥地面上简陋的石盆、石槽、石臼、陶瓮、草篓、草筐、木瓢等,这些陈列无不印证着一个久远的时代,并默默的向人们诉说着那个时代生活的故事、、、、、、 看门老人告诉我:孟姜女原本不姓孟而姓姜,是齐国临淄人,系太公后裔。相传,新婚之夜,夫被抓丁未归,姜女日思夜想泪守空房,深秋夜梦夫君在服徭役,修建齐长城,索要寒衣,姜女醒来,连夜整理行囊,拂晓,就迫不及待的出门寻夫急送寒衣,一路历经磨难,碾转来到劈山齐长城下,一个弱女子哪经得起旅途的劳累?在山雨中饥寒交迫,踉踉跄跄的昏死在孟家门前的卧佛石上,多亏孟家夫妇搭救,抬回家中,精心照顾,慢慢康复。姜女为报再生之恩,叩拜孟氏夫妇为义父义母,道:“滴水恩,涌泉报”。并从此冠以孟姓,史称“孟姜女”,由此小山村也得名“涌泉”,孟姜宅也一代代传了下来。这三间石头房子就是孟家的老宅子,是把孟家迁出去,在原址上恢复重建的。老人健谈,意犹未尽的说:“我就姓孟,孟姜女这些事就是俺老辈子传下来的”。话虽不多,淳朴、实在的寥寥数语,却道出了一个千年流传不衰的完整的故事。 步出孟姜宅,老人又说:“自古以来,俺这里不光有孟姜女故事流传,还有孟姜女哭长城的民歌传唱,我唱的不好,于莲香唱的好,你愿意听,我叫她给你唱唱 ”。说着就喊在故居工作的一名中年女同志过来介绍说:“她就是于莲香,唱的可好了,你给老师唱唱。”于莲香,四十岁左右年纪,端庄秀丽,热情大方的说:“行!我唱的不好,千万别笑话啊!”她大方的清了清嗓子,略一沉思的唱了起来:“姜女寻夫到劈山,千里迢迢路艰难,秋雨涟涟风瑟瑟,饥寒交迫昏道边,恩公孟氏来相救,孟姜再生在人间。滴水之恩涌泉报,粒米之情满囤还。茅屋留下孟姜女,推碾推磨洗衣衫,劈山传颂孟姜情,涌泉长歌孟姜缘。惊闻夫君修城死,孟姜哭到劈山关,悲痛欲绝泪如雨,泪尽血出感苍天。天崩地裂一声响, 天河倾喷长城断。雨过天晴艳阳天,一道彩虹恋劈山。孟姜化神乘鹤去,留下佳话伴涌泉,齐长城下孟姜庙,香火袅袅世代传。”随着她原汁原味声情并茂的演唱,让人们的思绪穿越了历史时空。朦胧中,整个故居小院鲜活起来,石磨、石碾一起转动起来,孟姜宅又升腾起袅袅的炊烟,炊烟里传出孟姜女那咯咯咯的爽朗笑声、、、、、、 孟姜宅的两侧是东西各三间厢房,东间,是孟姜女传说故事的再现和有关孟姜女的文献资料及那个时代相关实物;西间,是整个齐长城的图片展览和文字介绍;南屋与孟姜宅之间有一类似眼睛形状的水池,中间有一类似鼻梁的石桥,人称:“双泪池”,简称:“泪池”。走过泪池,可进入与孟姜宅对应的南屋,这里是书法家、画家的天地,孟姜女故居纪念馆收藏的全国各地大家的墨宝,都在此轮流展出。 孟姜宅后面是一片荒废的园林,有待于开发利用。孟姜宅大门的南侧,有一个石砌的圆门,打开柴门,是一片桃花园,据说,原来是一个种菜的菜园,因这里有山泉小溪,非常适合种植各类蔬菜,由此可见主人自给自足的山野田园生活,真是其乐融融的世外桃源。而今,为了配合故居的对外开放,在原基础上加以整修:山泉小瀑、飞线溅珠;小桥流水、金鳞漫游;豆棚瓜架、绿荫婆娑;清风习习、百鸟唱和。这别有滋味的景象都是现代都市求之不得的。 立于孟姜女故居小院,四面青山犹如大自然赋予的万花筒:春泻红、夏滴翠、秋吐金、冬撒银,淳朴、自然,没有雕琢、没有虚假、没有喧嚣、没有污染,试问,有谁不爱这样的净土?又有谁不眷恋这样的家园呢?也许,因为这里的情缘、佛缘,才有了这里的孟姜缘;也许,因为这里的劈山齐长城,才有了孟姜女哭长城故事的流传。孟姜宅是孟姜女文化传承的结晶,孟姜女故居是孟姜女文化凝结的寄托,孟姜女故居纪念馆是孟姜女文化永恒纪念的结果。然而,这都不是结束,它们都责无旁贷的承载着一种历史的神圣使命:“诠释孟姜女文化现象的内涵!升华孟姜女文化现象的真谛!那就是天下民众千百年来寄托凝聚在孟姜女生命里的主旋:‘大爱无边,真情无限,反对战争,渴望和平,家庭幸福 ,社会和谐’的追求与主题。 我们期待着凝聚着大爱的东方女神走出涌泉,我们更期待着劈山孕育出世界和平女神走向世界!
|
文章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