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与“和合文化”
戎章榕 《 光明日报 》( 2012年03月28日 12 版)
“和”字,曾被网民推选为2010年“最中国”的汉字。它既关乎中华文化的宏旨,又深刻影响了中国人的思维方式。
从古至今,“和”字形体上有变化,意义却大体相同,所指向的都是人心和善、家庭和睦、社会和谐、世界和平。这是中国人的理想,也是全人类的期望。正如英国哲学家罗素所说,“中国至高无上的伦理品质中的一些东西,现代世界极为需要。这些品质中我认为和气是第一位的”。于是,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几百名演员扮成活字印刷字模,用大篆、小篆、楷书三种不同字体展现了同一个汉字——“和”,向全世界传达了中华文化的内涵和善意。
提起“和”字,就不能不谈和合文化。和合文化产生和发展于先秦时期。从西周史伯的“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到孔子的“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从老子的“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到孟子的“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再到荀子的“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和合”思想源远流长。
和合文化中,“和”是一种承认与尊重,“合”是一种凝聚与合作。和合文化有两个基本要素,一是客观地承认不同,比如阴阳、天人、男女、父子、上下;二是把不同的事物有机地合为一体,如阴阳和合、天人合一、五教和合、五行和合。
和合文化不仅促进了中华文化生生不息、持续发展,并作为普遍认同的人文精神渗透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表现在个人修身上,以“和为贵”;在持家上,“家和万事兴”;在生意中,“和气生财”;在人与人的关系上,要求“和睦相处”;人与自然的关系上,追求“天人合一”;人与社会的关系上,崇尚“合群济众”;主理内政讲的是“善解能容”,开展外交讲的是“协和万邦”,在治国上讲的是“和衷共济,政通人和”。
和合文化深刻影响着人的思维,体现了唯物辩证的科学逻辑。它既承认矛盾的斗争性,又重视矛盾的同一性,还重视取长补短、协调冲突,促进矛盾向积极方面转化。和合差异并非否认不同,多样性的平衡才能“和实生物”。这种思维方式有助于引导人们正确分析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更加积极主动地正视问题、化解矛盾。